近年来,天河学院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一张名片,把专利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推手,在全校掀起了知识产权工作热潮,这不仅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活力,还增强了学校创新发展动能。随着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不断推进,知识产权工作获得了斐然的成绩。
在学校高度重视和师生共同努力下,知识产权申请与授权数量与日俱增。2018、2019年全校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同比增长率均在40%以上。2019年天河学院获批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项目立项。截止2020年5月师生共申请专利531件,其中学生共申报328件。学生专利授权:发明1件,实用新型37件,外观设计4件,软件著作权登记6件,实现了天河学院在2019年以前学生专利零授权的重要突破。
“不仅要让师生学好知识产权知识,更要让师生利用好知识产权知识产出自己的创新成果。”天河学院校长胡社军的想法正在逐步成为现实。在天河学院,知识产权教育工作成绩斐然,知识产权转化运营工作同样可圈可点。
天河学院依托校办企业--广州园大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大力开展专利转化与运营,并借鉴上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“前店后厂”模式,与园大公司形成“前研后企”运营模式。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研发领域形成了“一个平台两个载体三个渠道四个团队”的前研模式。一个平台是指依托省工程中心平台,依托政府支撑、专利公司代理、学校委派教师研发与教学一并形成三种渠道进行知识产权产出,同时整合学校电气工程、机电工程、建筑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学科领域的教师科研团队,以科学研究为主要驱动力,不断增加知识产权创造及产出效率。背后依托园大公司形成“后企”支撑,将产出的具有潜在市场前景的知识产权成果委托给园大公司进行“包装生产”,促成成果转化。通过园大公司的市场资源与需求反馈又形成了新的横向项目载体,委托学校组建课题组研发市场所需的科研产品及知识产权成果。天河学院通过园大公司打破了学校科研与市场需求的壁垒,加深科研应用研究,从而达到知识产权运营的良性循环。2017年前转让的专利3项成功实现产业化,自2017年起截止2019年底,已销售500多台工业机器人,销售收入达5800多万元,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。2019年天河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与广州园大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力度、深度,委派教师深入企业研发,完成专利转让4件,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成果的落地。
目前,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,教师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,实质推进,形成了教师、学生、工程技术人员互为补充、协同创新的良性循环的可喜局面。
广州理工学院 科研处 地址:办公地点:行政楼206
电话:020-39729572